站在区域角度,从产业招商环境、产业基础现状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上,明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。
基于此,我们不一样的是,从企业所在产业链系统中,洞察市场趋势、找到发展瓶颈,制定招商解决方案。
往往正确的招商决策,离不开产业研究。换句话说,做不好产业研究,招商引资步履艰难。
想做好产业研究,坐在办公的地方碰不到问题、看不清堵点,摸不清实情。只有走出去,深入挖、全面看、细致找。
招商引资前提是产业研究,正视产业“本质问题”,才能“针对改进”招商策略。
不少地方,从企业生产运行到整个产业链条,任旧存在堵点、断链的现象,造成招商引资原地踏步。
就区域而言,结合主导产业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、十四五规划,了解地方基本情况,明确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。
同时,运用企业深度调研表、各部门协同表,前往当地走访考察,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。
最重要的是,公司运营方面涉及到诸多细碎且专业的问题。可以说,如果不熟悉产业,不清楚细分领域,无法与企业同频对话。
甚至,面对面与企业交流,关键信息难以获取。这好比,门外汉干技术活,结果可想而知。
比如,经营成本中原料、人工、运输、能耗等成本占比;生产核心设备及采购地、供应商;未来产值规划、技术升级、设备引进、新产品计划。
产业研究就是这样,敏锐洞察市场变化,精准把握行业趋势,针对现有企业布局、运营现状,从而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招商策略。
这次调研,走访了几家燃煤电厂,煤炭燃烧后残留的细颗粒物质是粉煤灰,固废产量大,综合利用率低。
放在产业链里,粉煤灰算是建材的原材料,由于其细颗粒和特殊的化学成分,常用于建材领域。
因固废而建、因建材而兴,打造从固废到建材,从建材到建筑的产业链基地,为当地招商引资开辟新方向。
对于建材企业来说,二级以上粉煤灰的高价值合理化利用,响应了绿色低碳和高水平发展的要求。
除此之外,适合公司制作需要,以前得从外地购买原材料,现在这样的形式降低了产品成本。
产业研究走出去,既看见行业,又洞察市场,才能发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,谋求招商突破点。
过去,招商团队外出招商,大多数都是一个个项目“单招”,京津冀、粤港澳、长三角……常常要把全国各地跑个遍。
企业拜访了一拨又一拨,项目看了一遍又一遍,不仅费时费力,效果还不太明显。
而现在,各地都在对照产业链图谱“按图索骥”,沿“链”招商,一图在手,使得项目对接高效快速。
有时产业研究,就像是做侦探。既要弄明白企业的诉求,又要清楚区域的“家底”。
工业用地、物流用地、M0新型产业用地、近2年出让地块情况、以及提供区域整体规划图、自然资源等情况。
工业(规上)公司数、所属产业类型、产值、纳税等情况;企业性质(上市、高新、专精特新、百强企业等)及数量。
给予企业的有关政策有哪些;规上工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占比,规上工业中各细分产业与规上工业产值占比的情况。
三废排放标准、环保指标(挥发性有机物 VOC 容量)、污水处理厂及处理容量与价格、固废处理配套(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 )。
尤其,准入工艺。比如,喷涂、电镀、电泳等;涉及生物医药领域,关注原料药、化学制剂、中药提取准入标准。
我们在调研中,基于现有公司制作运行及规划,考量园区基础设施、上下游配套、招工条件,是不是满足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诉求。
我们走访几家新能源企业,分析出当地缺乏光伏指标、储能锂电池下游方向无延伸、缺少风电主机厂零部件企业。
无论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,还是链条延链补链,产业研究就是走出去实地调研,考察公司制作运行现状,分析区域投资竞争力,系统地看待问题,打破招商僵局,打出比较优势,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。
谷川产业研究院,从产业竞争力视角出发,展开当地考验查证调研,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趋势,明确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,输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,开展产业链建链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式招商。
这背后,紧扣调研后梳理的本地企业全景图,针对地区有一定的问题,以及细分领域意向企业的选址关注点,实施企业落地保障措施,包括不限于人才引进措施、产业扶持政策借鉴、要素配套设施建设等。
招商引资,一旦有了产业研究的支持,可以循着主导产业生态链条的发展规律,画出一张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。
这样一来,可精准筛选出有发展的潜在能力、对园区产业有推动作用的目标企业,大幅度的提升了招商对接效率。